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了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听了着实让人振奋人心。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国铁路在砥砺前行,而且硕果累累。
五湖四海竞相感召“精准扶贫”政策,将自家的农产品、手工艺品、民俗文化等等传播出去,不仅让“钱袋子”鼓了起来,更是让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走了出去。而把边远地区与发达地区紧紧系在一起,共同走进小康生活,奔向共同富裕的纽带,正是一条条或宽或窄、蜿蜒盘旋的路。在这些不同的“路”之中,因铁路独具的特点,成为了很多地区脱贫奔小康的“致富路”。陆东福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14.63万公里,增长20.9%,其中高铁增加到3.79万公里,翻了近一番。这其中增长的不只是里程数据,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铁路的发展态势。
展望未来,我国铁路前景一片光明,人民幸福指数有望再创新高。到202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7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含城际铁路)5万公里左右,届时,铁路将基本覆盖城区人口20万以上城市,高铁将覆盖98%城区人口50万以上城市。遍布整个中华大地的铁路网,必将带动沿线各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会越来越高。
要想富,先修路。不仅要建设便捷的铁路交通枢纽,更要实现节能减排。近年来,铁路自身能源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国家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4.9%。预计2021年铁路货运量完成37亿吨,电力机车完成的牵引工作量将达到90.5%,国家铁路燃油年消耗量已从最高峰的583万吨下降到231万吨,降幅达60%,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56万吨。中国铁路发展的前景是无限美好的,人民生活不仅富裕了,而且还很好地保护了我们的绿水青山。
中国铁路的发展,不仅造福了亿万华夏儿女,更是举世瞩目。仅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就开行3600列,发送19万标箱;中欧班列更是在一年之内开行1.24万列次,发送19万标箱。而在今年,仅前两个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次数就远超去年同期,再创新高指日可待。
中国铁路正在世界的历史书上,留下属于中国人的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铁路,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技术、中国的能力和中国的风采。
(文/赵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