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铁路的大秦线,全长653公里,是“西煤东运”的重要能源大通道,穿梭于崇山峻岭间的大秦铁路担负着四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十大钢铁公司和上万家工矿企业的生产用煤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生活用煤,与同等运量的公路运输相比较,每年可节省柴油1645万吨,减少碳排放量5974万吨。
2021年前两个月,国内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随着我国北方部分省市延长供暖期,煤炭运输数量有所攀升,这对于大秦重载线和万吨货物列车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何打赢这场能源“保供战”,惠及万家灯火,保证民众供暖需求,铁路部门多措并举,科学组织,调配运力,有效环节运输压力,确保能源大动脉畅通无阻,万吨列车安全运行。
作为相应国家“公转铁”号召的重要能源通道,如何利用煤运专线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在持续提升铁路货运运输仙侣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铁路专用线进厂、进港、进矿,采取门对门、车对车等方式为企业和货主节约运输和装卸成本,进而补强运输短板,提升作业组织效率。
自2018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调整运输结构,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以来,公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回归合理运价,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提升服务水平,多式联运体系逐步构建,干线铁路运输能力持续阔能。
在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王培建议继续加大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力度,不断推进“公转铁”运输,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增添更为强劲动力。针对这一提案,科学制定“公转铁”运量计划,明确具体详尽的“公转铁”细化任务目标,进一步扩大运输结构优化调整重点区域范围。建立专项资金予以大力扶持,对铁矿石、钢材、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冷链运输、鲜活农产品运输、铁路专用线建设予以补助,出台规范综合运输市场竞争的意见,大力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严防公路超载超限。推进引导和鼓励地方政府出台支持铁路干线集疏运系统建设,将铁路专用线建设纳入大型采矿、生产、港口、物流企业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能够更为有效的促进“公转铁”,打赢蓝天保卫战。(徐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