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至5月6日,为期8天的全国铁路“五一”假期运输期间,客货运量持续高位运行,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1.17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加1154万人次,增长11%。其中,5月1日至5日,节日5天,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7850.28万人次。
“新”——更多新技术应用于铁路运输。创新是推动铁路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中国铁路人盯紧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突破了一项又一项高精尖技术,智慧货场、智慧车站、云数字平台等项目加速研发,大数据、“互联网+”“人脸识别”等技术广泛应用。“五一”假期期间,广大旅客可以登录12306APP,仅用一部手机就能实现“火车购票”“火车订餐”等,旅客们还可以“刷脸”实现“无感进出站”。
“特”——特殊时期更加注重特色服务。“五一”假期是我国疫情防控形势稳定以来第一个长假,旅客出行意愿强烈,“补偿式”探亲、观光旅游客流集中。铁路部门采取一系列举措有针对性的进行服务,满足需求。一是加强空铁联运接驳服务,旅客在候车大厅城际候车区设置登机牌自助打印机,方便到机场换乘航班的旅客提前换取登机牌。二是增设“爱心窗口”,优先为老年旅客办理现金购票、改签等业务,安排专人引导老年旅客优先检票、快速进出站。三是强化安全措施。严格管控列车超员,严格安检查危,严格疫情防控措施,全力营造了安全健康出行环境。
“快”——快速运输彰显铁路运输活力。据有关机构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交通仍是黄金周旅游主要瓶颈,其中铁路因为安全、舒适、便捷、价格等多个方面,成为旅游出行的首选。一方面,保障热点区域运力。通过增开高铁列车、动车组重联运行、普速客车加挂车辆等多种方式,增加主要城市间、主要城市与重点旅游城市间,以及进京、进沪、进穗方向运输能力。“五一”假期运输的8天时间内,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0848列。一方面,开发“旅游专列”,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以1天至4天短途游为主的特色旅游产品,推广春游系列产品。
“新、特、快”特色服务,铁路部门全力迎战,在确保疫情防控旅客安全的前提下,助力假日经济发展。(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