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7时,陕北榆林,蓄势待发的7005/6次“绿皮车”和隔壁站台的D5095次“绿动车”遥相呼应,共同沐浴晨光,等待迎接它们的旅客。它们有着同样的行程“榆林—西安”,同样身披绿色,从黄土高原上一路穿行到关中平原,构成了老区人民“绿色”出行套餐的重要部分。
从1995年开行以来,7005/6次列车已经开行了26个年头。这趟最低票价仅1元,站站停靠的“绿皮车”被沿途居民亲切地称为“公交车”。2020年,时速160公里动车组开始在榆林至西安间运行,榆林正式进入动车时代。崭新的动车组更加快捷、舒适,旅客出行体验也更加美好。
从“绿皮车”到“绿动车”,交通工具的变化折射时代进步印记。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旅客出行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在众人期待中,如今动车组已经覆盖三秦大地所有市区,疾驰的“绿动车”拉近了人心和时空的距离。
出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除了先进的动车组,像7005/6这样的公益性慢火车在陕西共有6对,全国范围内共有81对。在这个出行速度越来越快、乘坐体验不断升级的时代里,这些公益性慢火车架起了乡村和城市的桥梁,承运着欠发达地区居民拥抱大千世界的希望。
近年来,中国铁路不断织密的路网和丰富的出行套餐让国人的出行变得越来越方便,更加细致化、差异化的服务也让旅途也越来越有温度。从慢火车、快速车到动车组,从时速百公里以下到160公里,再到350公里,变化的是速度,不变的是温情,这些多样化的出行套餐不仅丰富了百姓的交通选择,更折射出的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师润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