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6日,为期3天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围绕“可持续的交通,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聚焦可持续交通与减贫脱贫、民生、国际互联互通合作、绿色发展、区域发展等议题,讨论向可持续交通过渡的挑战、机遇以及解决方案,凝聚各方共识,进一步推进全球、区域和国家的可持续交通发展。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仍有超过10亿人无法使用全天候道路,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比如,非洲有4.5亿人仍然无法接触交通基础设施和系统。各国已经认识到可持续交通对刺激经济增长,实现环境保护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都在努力加快交通部门的可持续转型。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深植于中国人心中的理念。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累累硕果、减贫脱贫的成功实践等无数事实证明,交通不仅是经济的脉络,更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以及对外彰显文明的纽带。
以智能京张高铁、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为代表,中国综合交通网已突破600万公里,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
中国交通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向世人彰显着中国智慧。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新时代下,全球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中国坚持交通天下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国内交通已经发展到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畅通便行,“八纵八横”铁路网让大众的出行不仅走得了更能走得好,遍及大江南北的公路网实现了物畅其流、人畅其行。如今,中国交通早已成为世界交通的一部分,并因交通的便利让中国成为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货物贸易额最大的经济体。
天下大势,合则共赢、同则共进,“地球村”需要交通的畅达,经济发展需要交通的融合。交通在人类发展史中,一直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从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帆影,到航海时代的劈波斩浪,再到现代交通网络的四通八达,交通的快速发展让世界一步步变“小”,让人们的梦想一步步变“大”。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交通中的佼佼者中欧班列、远洋货轮昼夜穿梭于世界各地,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不仅让交通展现出其最大的价值,更体现出了大国的担当。
中国交通事业几十年间的飞速发展,不仅积累了无数经验,也印证了中国崛起之路。交通不仅代表着基础设施联通,更代表着贸易投资畅通和文明交融沟通,相“交”相“通”,才是全球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携手实现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绿色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与各国携手共同探索一条由交通而延伸出的“新路”。 (王祝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