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递物流网

北京顺义区杨镇街道

更新时间:2022-04-27

北京顺义区杨镇街道介绍,内容包括杨镇街道人口数量、旅游景点、地理位置、车牌号码查询。
地名:杨镇街道 隶属:顺义区
行政代码:110113006 代码前6位:110113
长途区号:010 邮政编码:101300
车牌号码:京 行政级别:街道
人口数量:约5.5万人 人口密度:550人/km2
辖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简介
良庄村   明代为驻屯军队之地,清代初年为梁家花园,成村后名梁家庄,后简称今名。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永西”。194……[详细]
李辛庄村   始建于明代。由李姓住户看守松各庄柴姓人家坟地,渐成村落。清康熙年间,称李兴庄,后谐音改今称。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子村”。……[详细]
井上村   据传唐王征东经此,掘井1眼,始有李姓人家居井旁,后渐成村落,故名。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西双村”。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详细]
荆坨村   明代成村。原¬村东南有大土坨,上面长满荆条,始有一户人家居此,以编织荆条器具为生,后渐成村落,故名。旧属密云县飞地,称荆坨屯。清康熙四年奉裁守备……[详细]
小店村   原­为明代养马之地,称兔南马房。成村后村内人家多开旅店,清代初年京城赴髻山进香的行人车马多宿此地,故名。民国初期属顺义县第三区,驻有警备小队。抗……[详细]
沙岭村   明代建村。村址东北有两道沙埂,故名。明代称沙岭庄,清代称沙岭村,民国初期称沙岭。旧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少村”。……[详细]
于庄村   清代成村。于姓首居此地,以姓名村为于庄,1981年为避重名改称于家庄村,后复更名于庄村。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详细]
徐庄村   明代建村。徐姓首居此地,故名。民国初期属顺义县第八区。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永乐”。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三区。村党支……[详细]
简介
焦各庄村   明初建村。因山西焦姓移民居此,得名焦各庄,后为避重名改称东焦各庄,后复更名为焦各庄村。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详细]
西庞村   元代已成村。因村址紧靠庞山,以山名村为庞里,后村分为二,此村居西,故名西庞里村,后更名为西庞村。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详细]
王辛庄村   明已成村。李姓人家首居于此,始名李辛庄。清乾隆年间,迁入一户王姓旗人,渐成大族,遂改今称。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主村”。1……[详细]
白塔村   辽代成村。当时村北有座白塔寺,以寺名村。清代曾为兵屯地,称白塔屯,属中卫里管辖。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永生”。解放战争时期……[详细]
曾庄村   明初建村。曾姓人家首居此地,渐成村落,始名曾家庄,后简称曾庄。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贤村”。1949年4……[详细]
周庄村   明末清初建村。周姓人家首居于此,始名周家庄,后简称周庄。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饭村”和“糊村”。1949……[详细]
别庄村   清初成村。有别庄、彭庄2个自然村。彭庄:以姓名村,因其小,当地人通称“小彭庄”。别庄:因别姓人家首居此地,故名。原属顺义县。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三河、顺……[详细]
大曹庄村   明代成村。明代为杨各庄贾家花园,看园人姓曹,后繁衍成村,名曹庄。后因北有小曹庄,更今名。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详细]
大三渠村   大三渠村位于杨镇东南部,现有住户211户,人口580人,耕地面积1114亩。 清初成村。原村址有南北向三条大渠,故名三渠。金鸡河东岸有一小……[详细]
破罗口村   破罗口村位于杨镇东北部, 现有住户295户,人口846人,耕地面积2562亩,2007年人均收入8164.6元。 明代初年为军屯之地,成村后……[详细]
辛庄户村   清代成村。始由庞里迁出几户人家,来此定居,名庞里户,附属庞里村。1947年土改,独立成村,名新庄户,后谐音变今名。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详细]
东庞村   元代已成村。因村址紧靠庞山,以山名村为庞里,后村分为二,此村居东,故名东庞里村,后更名为东庞村。民国初期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详细]
老庄户村   老庄户村位于杨镇北部,现有住户221户,人口495人, 耕地面积893亩。 明初已成村,并逐渐发展成集市。村落呈现繁荣兴旺景象,初名兴隆庄,后……[详细]
二街村   二街村位于杨镇中部,现有住户792户,人口1774人, 耕地面积2248亩,村办企业有北京市奥光灯具厂等。2007年3月被区委、区政府评为2006年度“……[详细]
三街村   三街村位于杨镇中部,现有住户587户,人口1865人, 耕地面积1260亩 明初已成村落。原村西有“兔北马坊”,为明代牧马场,故当时村名为马庄……[详细]
杜庄村   明代已成聚落,因居民杜姓居多,始名杜家庄,后称杜各庄,又省称为杜庄。旧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期间,隶属抗日联合县,为冀东西部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前沿地带,时名“……[详细]
沟东村   沟东村位于杨镇西北部,明初已成村。村西有一条河沟,故名。抗日战争期间,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1946年解放。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二区。现有……[详细]
红寺村   明代已成村。当时村西有一座红色寺庙,叫红门寺,村因寺得名。清代和民国初期属密云县。抗日战争期间,隶属抗日联合县,为冀东西部抗日游击区,化名为“白庙”。1……[详细]
东疃村   明代已成村落。首居户刘姓,故名刘家疃。后逐渐迁来李、林等姓人家,又因村处郝家疃东,遂更名为东疃。抗日战争期间,隶属抗日联合县,为冀东西部地区抗日游击区。……[详细]
下坡村   清初已成村。处于潮白河东部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交界处,地势坡度较大,故名。抗日战争期间,隶属抗日联合县,为冀东西部抗日游击区。1946年解放。1949年4……[详细]
下营村   唐代已得名。据传当年李世民东征高丽,路经此地,驻扎兵营,后渐成村落,得名下营。抗日战争期间,隶属抗日联合县,为冀东西部地区抗日游击区。1946年解放。1……[详细]
松各庄村   始建于明代初年。李、张两姓首居于此,后迁来孙姓渐成大族,始称小孙各庄。当时村中有一庙,庙中松树粗大茂密,故更名松各庄。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详细]
东庄户村   明初已成村。始住几户杨姓居民,故名杨家庄。后因位于老庄户东面,改称东庄户。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当时与二郎庙同属一个行政村。1946年2月属顺义……[详细]
沙子营村   唐代成村。唐初曾在此建军营,后成村落,因地处鲍丘河故道,且多沙,故名。明代初年,又有山西移民迁此,村落南移半里。清康熙年间属顺义县,光绪年间划属三河县,……[详细]
齐家务村   明代初年,随燕王朱棣由山东移来7户人家,定居于此,始称七家务,后谐音成今名。旧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二区。 ……[详细]
张家务村   明初已成村。张姓居民较多,故名。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1946年解放,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二区。 村党支部建于19……[详细]
侉子营村   明代成村。始由山东李姓人家逃荒至此,渐成村落,因口音与当地人不同,人称侉子营。原属密云县飞地,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东双村……[详细]
辛庄子村   原和小店同属一村,1960年4月1日由小店析出,独立成村,名辛庄子。旧属三河县。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大厂”。 ……[详细]
田家营村   始建于辽代。传原为萧太后养马场,后田姓人家居此建村,故名。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元村”。 田家营位于杨镇西南部……[详细]
汉石桥村   唐代已成村。据传唐王东征,路经¬此地,在桥上下马休息,得名“下马桥”。后居民认为不吉祥,又因地势低洼,人们盼旱,继而更名“旱石桥”,明代演变成今……[详细]
高各庄村   明代成村。因居民高姓居多,故名。抗日战争时期,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化名为“下店”。1946年2月后属顺义县。1949年4月划属顺义县第二区。 ……[详细]
一街村   一街村位于杨镇中部,现有937户,人口2034人,耕地面积1624亩。2007年该村的“杨镇龙灯会”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初已成村……[详细]
二郎庙村   明代已成村。原是北京通往关外大道,也是密云南下三河的必经之路,故称“大道李辛庄”。后在此修二郎庙,更今名。抗日战争期间,隶属抗日联合县,为抗日游击区。1……[详细]
  杨镇位于顺义区潮白河东部九镇中心,自古便是华北商品集散地,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第四京东大杨各庄”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小城镇之一,是顺义区最大的镇,镇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下辖42个行政村,常驻人口为55000余口人,是北京市首批33家中心镇之一。这里物华天宝,资源丰富。镇域内有北京市唯一的一块天然芦苇型湿地,近万亩,素有“京郊小白洋淀”之称。是各种水生植物和鱼类繁衍生息的地方,也吸引了很多鸟类到此繁殖和栖息。经地质专家的勘察和地质资料记载。京东大芦荡地区贮藏有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且埋藏浅。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总体规划已完成。这里交通优势富集,四通八达。京郊主干线??顺平快速公路纵贯杨镇区域,是华北地区主要的交通枢纽。距北京市区40公里,距顺义城区15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20公里,市级快速路??顺平路穿境而过,驱车20分钟即可到达首都国际机场, 15分钟可到六环路、顺义城区和顺义火车站,10分钟可到达水上运动和马术两个奥运场馆与两个高尔夫球场。这里工业优势明显,发展势头强劲。镇村企业已形成规模,镇域内有八大企业集团和100多家中小型企业。首规委批准的工业区,顺义区民营科技园、韩国企业园已正式启动。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悠久的历史,酝酿了灿烂的文化。杨镇是清代八大名镇之一,与景德镇齐名。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康熙年间被列为名镇,乾隆年间是“四大义仓”之一。杨镇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品种繁多,杨镇的“舞龙队”曾参加过电影《南北少林》的拍摄和第一届全国农-动会开幕式;还有沙岭的高跷、沙子营的小会儿、红寺的武术、白庙的大秧歌、田家营的戏曲等等,这其中既有响誉京城的杨镇龙灯,也有威振京东的曾庄大鼓,是杨镇地区开发旅游非常好的文化表演项目。这里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机构健全。镇域内有北京市示范校杨镇一中和三所普通中学、三所中心小学、两个一流设施的花园式幼儿园;有顺义区第二医院和两个社区服务中心;有三万门交换能力的电信局和11万伏变电站;有建制齐备的金融、税务、邮电、工商、城管等职能服务机构。通信业比较发达,镇域里建有有线电视二级站一座,宽带网全部引入。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开发面积已达到12万平米,入住近万人,投资 500 万元的文化广场已成为人们消夏、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这里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杨镇地区党委政府抓机遇、促发展。.
杨镇街道与以下地名面积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