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凌晨,经过80分钟顺时针旋转46°,常益长铁路跨石长铁路特大桥转体连续梁安全精准地到达指定位置,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常益长铁路最后一座转体连续梁顺利实现转体,为常益长铁路后续架梁和无砟轨道施工打下了坚实基础。(5月25日中国日报网)
常益长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厦门至重庆、呼和浩特至南宁两条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湖南省高铁环线的关键组成部分。线路建成通车后,对改善沿线城市对外交通条件,进一步整合提升旅游资源,加快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重要作用。
常益长铁路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交通环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先决基础条件,高铁在推动城市功能完善、促进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等方面更是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常益长铁路项目建成后,常德至长沙仅需1小时,同时也将实现湖南省14个市州全部通高铁的目标,对优化湖南西北部通道的交通运输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借力便捷的交通枢纽,常益长铁路将助推扩大长株潭城市群“朋友圈”,促进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交往频繁,有效壮实“经济圈”,进一步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助推区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常益长铁路彰显高铁技术“硬实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行。据悉,常益长铁路跨石长铁路特大桥转体连续梁位于益阳市桃江县桃花江镇株木潭村境内,转体系统4号、5号墩位于石长铁路营业线上、下行线东西侧。转体梁呈双“T”字型,单个梁体跨度40米,施工桥墩与铁路栅栏间隙仅一米,加之营业线铁路行车密度较大,平均12分钟左右就有一趟列车通过,且两座桥梁自重不同,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之一,转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尽管面临建设的多重困难,但常益长铁路跨石长铁路特大桥转体连续梁依然成功转体。建设者攻坚克难、永不言弃的精神是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将帮助我们在建设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奋进,破除一个又一个“壁垒”,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
序幕已拉开,一切皆可期。伴随着常益长铁路建设的铿锵步伐,坚信,未来常益长铁路将以优质服务便利沿线人民,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助力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让中国高铁可期可待。(施姣)